检索

富硒高蛋白营养大豆的关键生产技术研发与产业化示范

文章来源:  |  发布时间:2012-10-09  |  【打印】 【关闭

项目概况:

大豆籽粒富含蛋白质(约占籽粒干重的40%),是人类摄取优质植物蛋白的主要来源。豆制品在我国传统饮食结构中占有重要地位,同时也是食品加工业的重要原料。农产品中有机硒含量达到150-300µg/kg才能满足人体的营养健康需求,而天津、河北等我国北部许多地区土壤都缺硒,所生产的农产品中硒元素含量大都低于100µg/kg,无法满足人体需要,人体长期缺硒可导致免疫力降低而易患多种慢性疾病,而且还会影响青少年生殖系统发育等。因此,通过生物技术手段增加农产品中的硒含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富集有机硒的原理是借助于植株活体将无机硒制剂(亚硒酸钠与植物生长调节剂科学配比而成)通过蛋白质载体转化为有机硒贮存于氨基酸中。因大豆种子的蛋白质含量比禾谷类粮食作物高出若干倍,所以大豆的富硒能力远高于其他农作物。

本项目的目的是以主持单位培育的高蛋白(其含量达到籽粒干重的45%以上)大豆品种科丰4号为载体,研发大豆专用的高效硒制剂和富硒大豆的关键生产技术方法,并利用二者进行富硒大豆种子及秸秆的规模化生产,通过与加工企业合作生产富硒营养豆制品和饲料制品并投放市场,进行产业化开发,创造规模化效益,提高和改善缺硒地区人民的营养和健康水平,推动我国北方地区大豆产业、豆制品企业及畜牧业的发展。

技术创新点;

文献检索查明,目前国内外在水稻、小麦和玉米等作物都已研发出相应的富硒产品生产技术并投放市场,而在大豆上迄今尚未见相关报道。

本项目主要技术包括适宜硒制剂的配制、富硒大豆的关键生产技术研发和生产种子及秸秆的硒含量检测分析等。主要是以大粒和高蛋白大豆品种为材料,通过探索不同成分硒制剂及其处理剂量对大豆植株适宜发育时期的调控处理方法等,测定各处理组合种子及秸秆的硒含量和比较分析不同组合的富硒效果,利用自主研发的大粒和高蛋白基因分子标记(前者为专利技术)分析大豆籽粒大小和蛋白含量与富硒效果之间的关系;同时分析关键生产工艺、技术,质量标准及检测方法,从而研发高效的硒制剂和富硒大豆的关键生产技术,达到国内领先和国际先进水平。

产学研合作状况:

由遗传与发育所主持承担的本项目近两年通过与北京鸿昌茂源农业有限责任公司和天津市农业技术推广站等单位密切合作,在前期实验室和小规模田间试验的基础上,2011年在北京市昌平区和天津市静海县、武青区等地开展中间试验和规模化示范,取得了很好的进展。

前两年已研发出一种新的高效硒制剂和初步的富硒高蛋白营养大豆关键生产技术,正在验证富硒效果(今明两年拟申请两项专利),已筛选出富硒效果好的高蛋白大豆品种科丰14号。结果表明,利用新研发的硒制剂和富硒技术所生产的大豆种子的有机硒含量比对照种子增加了若干倍,达到150~300µg硒元素/g样品(能满足人体需要),而对其它营养品质没有不良影响。2011年在北京和天津等地安排了大规模(1000亩以上)的富硒高蛋白大豆试验和生产示范,共生产近20万公斤富硒高蛋白种子和豆秸秆,正在与企业合作进行富硒专用豆制品和饲料制品的加工实验。

项目主要应用范围:

本项目生产的大批量富硒大豆种子及豆秸产品,与加工企业合作开发专用营养豆制品,与饲料企业合作生产富硒营养饲料,附带营养成分检测报告,创造品牌,加强宣传,投放市场,最终形成完整的“研发—生产—加工—销售”产业化链条,市场需求大,产业化前景广阔,必将取得很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预期效果:

预计项目期三年总投入800万元,其中65~70%由合作企业(如北京鸿昌茂源农业有限责任公司等)自筹,另30-35%拟申请专项经费资助。今后两到三年可以运用所研发的关键核心生产技术来实现富硒高蛋白大豆种子和豆秸的大规模生产(8000亩以上),每亩生产160公斤富硒大豆种子和1.5倍以上的秸秆,前者每克样品含150-300µg有机硒元素。第三年可生产100多万公斤,按每公斤售价10元计算,当年创收可达1300万元,三年累计2300~2500万元,企业创造的效益更大。而且,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后续效益会更显著。

Copyright © 中国科学院北京国家技术转移中心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海淀区中关村保福寺100号 邮政编码:100086
联系电话:010—62565301 传真:010—62653995 网址:http://www.nctt.ac.cn 邮箱:caszyzx@cashq.ac.cn